第29章 宁西电子厂的危机

类别:男/都市/商战职场 作者:七辛海棠字数:2394更新时间:22/04/25 15:05:27
对于未来的规划,程功能够倾诉的人不多。 晚上,程功在房间里向妻子勾画自己的商业蓝图:“将来我们要在省城开门店!我们还要生产和组装更多的电子产品,让我们的国家提前进入信息化时代……唉,还有芯片,该死的芯片啊……” 莫娓听得似懂非懂,但是她提出一个问题:为什么去省城开门店?难道不是应该先在宁西市开门店吗? 看着妻子认真做建议的样子,程功微笑着点点头:“你的想法是很好的,说明你也开始为我们的小家进行规划了,但很可惜的是,看得还不够清楚。” 莫娓一脸茫然。 见妻子懵懵懂懂的样子,程功向莫娓问道:“平安镇距离宁西市多远?” 莫娓:“八十公里多一点儿。” 程功又问道:“那平安镇距离省城呢?” 莫娓想了想:“具体多远我不知道,大概有四十公里吧?” “是啊……”程功笑着说道:“既然我们距离省城更近,当然是等资金攒够了以后,直接去省城开店,而不是将目前有限的资金浪费在宁西市。” 说着,程功又补充道:“当然了,考虑到市场的问题,十多公里外的县城也是前期发展的重点之一。至于宁西市,路远不说,市场规模也不大。” 莫娓一脸不解:“可是我们归宁西市管啊!为什么要跑到省城去发展?” 程功拍了拍脑门,知道问题出在哪里了…… 八十年代的群众,行政管辖在那一块,他的思想就固定在那一块土地上。 原因很简单:平安镇归属宁西市和县城管辖,那么户口、粮油指标、商品分配、生产任务下达,全都是有宁西市和县城管理。 因为这种行政划分的原因,虽然省城距离平安镇更近一些,但大家买东西或者办事情,还都是往宁西市和富阳县那边跑。 毕竟,这年头游山玩水、逛街购物的人几乎没有,大家都是趁着去市里办公务的时候,顺带捎一点东西。 所以在莫娓的心里,宁西市比省城更重要。 而程功的计划,这是全局性的。 程功想要的,不是一家一户的富裕,不是一县一市的繁荣,而是这个东方大国的崛起和腾飞! 程功想要的很多,但是手头上的资源却很少。 接下来的一周,程功都在打理着他在县城的小门店。 这个小店的,是程功在县城请的一位女性在打理,这位女店员人如其名,叫温婉,是个罕见的离异女性,已经有三十多岁了。 温婉是个画家,留过学,前些年被批斗的很惨,丈夫也跟她离婚了。 颜值中上的温婉能写会算、性格温柔,人品也很不错,所以程功开的这个店,就找了温婉做店员。 小店在温婉的忠心打理之下,营业额还算不错,每天都有近百元的收入,而程功开给温婉的月工资也才七十块钱而已。 等于温婉一天就把她自己的工资赚回来了。 难能可贵的是,温婉对账目一清二楚,从来不会占程功半点便宜。 如今程功有了宁西电子厂版权费的收入,这个门店“惊人”的赚钱速度,在程功心里其实并不算快。 但程功对这个店有着其他的用途,他打算设计一块电子产品。 而就在程功准备动手的时候,程功收到一个不好的消息:宁西电子厂遇上了大问题。 …… 这天上午,马主任打电话过来大吐苦水。 事情是很诡异的…… 宁西电子厂生产录音机,谈不上价廉,也谈不上物美,完全就是个计划经济的产物。 本来宁西电子厂的录音机销售有着本地的市场,不说大赚特赚,保本还是可以的。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,宁西地区的这片市场,可以说就是电子厂的。 可是没想到,最近半个月宁西这个地区市范围内,出现了许多东瀛品牌的录音机。 对方的录音机小巧、音质好、外形漂亮,宁西电子厂的录音机销量一下子出现了断崖式的暴跌。 反倒是录音机多了,宁西电子厂的录音带跟着大卖起来。 马主任苦恼的说,如果不是有程功的这批录音带,厂子这个月可能就出现亏损了。 挂断电话之后,程功沉思片刻,得出一个结论:这些录音机是走私过来的。 宁西市本身就靠海,距离东瀛那边也近,不论是船员带货还是批量走私,都能以优良的质量和低廉的价格横扫市场。 相比之下,宁西电子厂生产的录音机,不论是外形还是质量,都远不如东瀛那边的好。 程功背着手站起来,长长叹了口气。 他知道民族的轻重工业举步艰难,但是没想到刚出现,就遭到了国外品牌的狙击。 宁西的市场就这么大,一批东瀛录音机挤过来,市场就没了。 等一两年后用户想要更换录音机的时候,宁西电子厂的品牌估计已经死了、没了。 如何拯救宁西电子厂? 程功想到的唯一的办法,就是设计一款能够快速投入市场、简单高效优质畅销的商品,挽回宁西电子厂的损失,让她继续活下去。 虽然程功的希望不大,但是在信息时代没有来临之前,设计和创新,其实是挺个人化的一个事情。 程功独自坐在方桌上,铺了张白纸,在那里写写画画的捣鼓了一天。 没有电脑,没有作图软件,程功画图纸的速度并不快,除了缓慢的思考之外,还要涂涂改改。 忙了大半夜,一个产品的蓝图终于初具雏形。 过了两天,程功拿着修改完善的图纸,匆匆来到宁西电子厂。 门卫老大爷与程功已经是好朋友,而马主任听说程功来拜访了,也第一时间赶到苏厂长的办公室。 马主任打电话给程功,并没指望程功拿出什么好办法来救急。 可是现在看程功的神情,马主任忽然觉得多了几分信心! 三个人在厂长办公室寒暄了几句之后,程功非常郑重的问道:“苏厂长,马主任,你们能不能联系到外商?” 外商? 苏厂长有些惊讶。 浙海省位于东南,省会就是一座海港城市。 每年浙海向国外出口的丝绸、茶叶,都是国家创汇的重要商品。 所以外商嘛,不难找,省城就有很多。 只是宁西电子厂可不算是什么重点创汇企业,因为厂里的技术和生产线,还是靠着国外专家帮忙才搞起来的,本身根本没有什么拿得出手的产品可以外销。 不过这些事情,苏厂长可不好意思在程功面前露底。 “当然能找到外商啊……”苏厂长勉强笑着说道:“问题是你联系他们干什么?我跟你说啊,这找外商可不容易,显得向工商和计委那边申请,然后再由领导那边去约请外商过来洽谈。” 马主任在一边打圆场说道:“当然了,也不是那么难,毕竟他们在省城有办事处的。主要是小程你找他们到底有啥事啊?总不能是为了看看洋毛子长得啥样,就把他们叫来吧?” 程功摇摇头:“我打算帮厂里设计并生产一批货品,大批量卖给他们,为国家赚取外汇。” “噗嗤!” 马主任实在没憋住,当场笑喷了。